Industry information
长征七号返回舱成功着陆 呈倒锥形像一颗“子弹”

  

    6月26日,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

                           

    昨天下午,我国酒泉地区上空绽放出一朵靓丽伞花,多用途飞船返回舱乘七彩祥云般的降落伞从苍穹归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甘肃酒泉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外观良好,状态正常,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首次飞行任务画上圆满的句号。

    节省科研经费 返回舱为正式型的缩小版


    目前我国已有神舟飞船,但它的设计任务是支持近地,比如空间站、近地轨道任务,但未来的登月任务或者去更远的火星,需要对飞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提前做技术准备。


    出于节省科研经费的考虑,此次执行任务的多用途飞船返回舱是正式型的缩小版,身高有2.6米,重约2.8吨。


    不同于它的神舟飞船先辈们的“钟罩式”外形,它呈倒锥形,像一颗“子弹”。“真正的多用途飞船返回舱可以把航天员从月球、火星或其他更遥远的太空,平稳舒适、更好更准地送回到预定的地球家园。”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项目技术负责人杨雷解释说。


    突破航天器可重复使用设计技术


    安全返回是多用途飞船任务最后一根“接力棒”,科研人员研制了主降落伞系统,还配备了我国返回式航天器使用的黄色首顶超音速伞。别小看这顶比声音跑得还快的“小黄帽”,它可以矫正多用途飞船返回舱的飞行姿态,是安全返航路上的重要一环。


    “此次缩比返回舱飞行试验任务成功验证了我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的返回舱新气动外形,突破了航天器可重复使用设计、验证及评估技术,新型金属材料也经受住了苛刻返回环境的考验。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深空探测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未来载人登月、载人探火等任务奠定了基础”。


    新型合金材料延长航天器寿命


    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测试厂房,这个从太空奔波万里归来的“深空方舟”,虽然历经磨炼,下降过程外表保护层因与大气层摩擦生热变黑,可体形依旧健硕。


    技术人员采取了“金属结构+防热结构”的双层热防护设计方案,就如同汽车空调滤芯更换一般,其中防热结构是可以拆卸的,在大气层被灼蚀的防热结构在返回地面后,可拆卸、更换。此项技术不仅将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还将缩短研制周期,大大加快我国探索神秘宇宙、和平开发太空资源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构铸“深空方舟”的是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它和当前主流的航天器铝镁合金相比,强度更强、韧性更足,抗压能力更是提高了近八成,这意味着我国未来航天器有更为强健的钢筋铁骨,将极大地提升航天器的性能、延长航天器的寿命。这一材料虽然在飞机的结构、火箭的推进剂贮箱上广泛使用,但在我国航天器的主结构上还是首次使用。


    新一代多用途飞船可搭乘多一倍航天员


    随着多项技术的验证成功,我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将再添利器,整体性能将实现跃升,除了和神舟飞船相比,可以搭乘多一倍的航天员,还能到达更远的深空,满足未来载人登月、载人探火等任务,这和美国正在研制的多用途乘员飞行器、俄罗斯未来载人运输系统等“业界大腕”相比,也毫不逊色。


    来源:中国新闻网


Time:2017-07-02 09:27:33  浏览次数:
RETURN